宝宝健康成长网首页刘易桉刘玥健康成长 林林悦悦微博 育儿护理知识 宝宝网址导航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标签为 "百晓生"的文章

中华礼仪之美 讳疾忌医

时间: 2013-11-30 - 分类: 礼仪之美 - 浏览 3,744 次 - 无评论

正在上课的阿毛感觉身上痒痒,百晓生让他去看医生,阿毛表示,看医生太麻烦,由此引出了讳疾忌医的典故。成语讳疾忌医,出自《韩非子·喻老》,宋·周敦颐《周子通书·过》引用:“今人有过,不喜人规,如护疾而忌医,宁灭其身而无悟也。”意思是隐瞒疾病,不愿医治。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。 阅读全文 »

中华礼仪之美闻鸡起舞

时间: 2013-11-30 - 分类: 礼仪之美 - 浏览 3,961 次 - 无评论

古人云,闻鸡起舞,阿毛,应效法之。关于闻鸡起舞的故事,原意为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,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。典出自《晋书·祖逖传》: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他年轻时就很有抱负,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,总是慷慨激昂,满怀义愤,为了报效国家,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,就披衣起床,拔剑练武,刻苦锻炼。同义词:发奋图强、自强不息。 阅读全文 »

中华礼仪之美 手势

时间: 2011-03-29 - 分类: 礼仪之美 - 浏览 6,518 次 - 无评论

手是人体态语言中最重要的传播媒介。俗话说“心有所思,手有所指”。手抚是爱,手捧是敬,手指是怒,拍手是称赞,招手是致意,挥手是告别。 阅读全文 »

中华礼仪之美 考试

时间: 2011-03-29 - 分类: 礼仪之美 - 浏览 6,388 次 - 无评论

百晓生老师正在测试阿毛,并提醒他要严肃对待考试。所谓,金榜题名,衣锦还乡,何不乐哉。科举制度创始于隋朝,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。它的创立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,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。 阅读全文 »

中华礼仪之美 做客

时间: 2010-06-05 - 分类: 礼仪之美 - 浏览 16,713 次 - 无评论

阿毛爸爸要带他到舅舅家做客,阿毛很高兴。老夫子提醒阿毛要注意上门礼节。在人际交往中,上门拜访是很重要的增进感情方式,作为客人,在聚会中讲究礼仪是对主人尊重的体现,也是中华传统美德之一。 阅读全文 »

中华礼仪之美 扇子

时间: 2010-05-22 - 分类: 礼仪之美 - 浏览 6,283 次 - 无评论

扇子起源于中国,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,历来中国被誉为制扇王国之称。扇子由扇面、扇骨、扇坠三部分组成。扇子最早出现并不是用来取凉,而是作为帝王外出巡视时遮阳挡风避沙之用。西汉以后,扇子开始用来取凉。三国时诸葛亮轻摇鹅毛扇,妙计横生,运筹帷幄。羽扇出风缓软,不入腠理。 阅读全文 »

中华礼仪之美 传递信息

时间: 2010-05-22 - 分类: 礼仪之美 - 浏览 5,969 次 - 无评论

阿毛和老夫子商议改用QQ上课,这令老夫子很是挠头。于是,老夫子给阿毛讲了古人传递信息的方法。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组织的传递信息系统的国家之一。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,信息传递就已见诸记载。中国古人传递信息的方法不但形式多样,很多还流传至今。如信号鼓、纸鸢等。 阅读全文 »

中华礼仪之美 尊师四法则

时间: 2010-05-15 - 分类: 礼仪之美 - 浏览 10,577 次 - 1 评论

尊敬师长,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。从汉代开始,共有十一位帝王、十八次到曲阜孔庙祭祀过孔子。以后两千多年的历史中,获得如此盛誉,而且世世享次不绝的,仅孔子一人而已。尊师有四法则。 阅读全文 »

中华礼仪之美 祖父

时间: 2010-05-15 - 分类: 礼仪之美 - 浏览 6,109 次 - 无评论

在英文中,伯伯、叔叔、舅舅等男性长辈统称为uncle,但中国人的称呼是宗法、习俗、等级、地位、声望的反映。尊长、后辈、各有一套称呼,谁也不能逾越。从称呼中我们可以看到国人对宗法礼制、尊卑长幼等礼法习俗的重视,对官职、科举的表示方式。古往今来,中国人的称呼既反映出了人们对于成功的观念,又透射着一种“自卑下之道”的“谦恭精神”,这种人生精神,必定要在人们的语言、称呼中体现出来。 阅读全文 »

中华礼仪之美 中秋传统

时间: 2010-04-27 - 分类: 礼仪之美 - 浏览 9,671 次 - 1 评论

“举头望明月、低头思故乡”,农历八月十五乃是我国的中秋节。俗话中有:“八月十五月正圆,中秋月饼香又甜。”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。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,“月饼”一词,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《梁录》中,那时,它也只是像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。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,寓意家人团圆。吃月饼是传统,仲秋节又叫做月夕、秋节、八月节、八月会、追月节、玩月节、拜月节、女儿节或团圆节。 阅读全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