孕妇羊水过多应采取的对策
正常妊娠时的羊水量随孕周增加而增多,最后2~4周开始逐渐减少,妊娠足月时羊水量约为1000毫升(800~1200毫升),凡在妊娠任何时期内羊水量超过2000毫升者,称为羊水过多。最高可达20 000毫升。多数孕妇羊水增多较慢,在较长时期内形成,称为慢性羊水过多;少数孕妇在数日内羊水急剧增加,称为急性羊水过多。羊水过多的发生率,文献报道为0.5%~1%,妊娠合并糖尿病者,其发生率可达20%。羊水过多时羊水的外观、性状与正常者并无异样。
症状严重孕妇无法忍受(胎龄不足37周),应穿刺放羊水,用15~18号腰椎穿刺针行羊膜腔穿刺,以每小时500毫升的速度放出羊水,一次放羊水量不超过1500毫升,以孕妇症状缓解为度。放出羊水过多可引起早产。放羊水应在B型超声监测下进行,防止损伤胎盘及胎儿。严格消毒,防止感染,酌情用镇静保胎药以防早产。3~4周后可重复以减低宫腔内压力。
前列腺素抑制剂——吲哚美辛(消炎痛)治疗:吲哚美辛有抑制排尿的作用,用吲哚美辛期望抑制胎儿排尿治疗羊水过多。具体用量为2.0~2.2毫升,用药时间1~4周,羊水再次增加可重复应用。用药期间,每周做一次B超进行监测。妊娠晚期羊水主要由胎尿形成,孕妇服用吲哚美辛后15分钟即可在胎血中检出。鉴于消炎痛有使动脉导管闭合的不良反应,故不宜广泛应用。
妊娠已近37周,在确定胎儿已成熟的情况下,进行人工破膜,终止妊娠。
症状较轻可以继续妊娠,注意休息,低盐饮食,酌情用镇静药,严密观察羊水量的变化。
无论选用何种方式放羊水,均应从腹部固定胎儿为纵产式,严密观察宫缩,注意胎盘早剥症状与脐带脱垂的发生,并预防产后出血。